2011年 05月03日

阿里山森林鐵路5死107傷的車禍,嘉義地檢署初步排除機械故障及人為疏失,但是仍必須依據鑑定報告釐清肇事責任。森林火車目前的主管機關林務局應該是個 專業單位了,不過從車禍發生之後,這個單位的每一步反應都充分顯示它在觀光、運輸、安全維護、營運管理甚至在樹木鑑別方面,通通都是外行。
本 來研判成原生的「青剛櫟」肇禍,事隔一日,確定因腐朽而傾倒的樹木又成了「森氏櫟」。幾乎就在同時,新聞媒體看似不懷好意的追問卻逼出了樹木檢查的標準作 業程序,直言之:林務局是怎樣勘查所轄林區的樹木生態的?就連這上甚麼班、幹甚麼活兒的問題,也在半天之內有了全然不同的答案。我們只記得在答問過程中有 時說的是經常檢查鐵道兩側5公尺範圍之內的樹木,有時說的又是目力所及的範圍之內都會清查。

不無冤枉林務局

說 來可悲,人們接近大自然的意圖若說出於本能,在目前這樣一個高度都市化的生活環境裡,它也可能是一種必須悉心召喚和維護才能發動的本能了。大部分的人們是 受了文化宣傳的感動才開始對山林溪谷有了親近的勇氣和欣賞的能力,相對來說:人們無論識機於美學的情趣或者健康的需要而接近大自然,也都或多或少地依賴著 公部門專業的知能與作為,才好接近自然。長年以來,無論是受限於現實的資源條件,或者是一本於我們對環境的親切利用,觀光旅遊顯然是臺灣有能力發展的一項 工業,即以阿里山一向驕人的「世界三大高山火車」言之,此處的管理和營運應該歸屬於林務局嗎?
媒體在第一時間指摘林務局與交通部針對森林火車的管理權責「互踢皮球」,在林務局而言,或多或少不無冤枉。你可以指摘林務局在辨識樹木種類上的 能力實在不可靠,但更應該接受深入究責的難道不是長久以來始終以法定權責歸屬為藉口,對阿里山旅遊之慘澹經營抱以因循苟且的交通部觀光局嗎?

徒見本位與功利

此 前多年,阿里山森林火車曾經遭遇過至少兩度人禍和天災,結果都沒能喚起執政者在此地針對區域特性作整體規劃的反省。災禍一旦事過境遷,機具與國土略事保養 之後,繼續廣其招徠、肆其遊衍,畢竟來客不會「被雷劈到兩次」,人們輕盈的健忘和堅強的興致讓森林火車之旅有著比雲霄飛車還要刺激的冒險樂趣。我們的觀光 政策是:大家豁出命玩,於躲過一劫之後額手稱慶。
關於這一次樹倒釀禍,觀光局長賴瑟珍怎麼說呢?她的發言有兩個重點,其一是:「翻車事故對阿里山 地區觀光難免會有影響,希望事故調查能公開、透明,降低對大陸遊客來台觀光的衝擊。」其二是:「這一次的意外不會影響開放大陸居民來台個人旅遊進程。」把 這兩番話合在一起看,徒見官僚的本位自固與功利自圖,說來也沒有甚麼了不起的過犯。然而,此事如果發生在對岸,死傷的是本國同胞,而對岸的官員也如此措 辭,試問:我們又會如何指控其冷血嗜利呢?
一旦自足於依法行政,其疾痼矣。發現徒法不足以自行的時候,當局的反應一向是深文周納地尋覓施政單位合 法作為的證據,而不去追究權責單位之間如何彌縫那些法條所未及而事理所必至的角落。這一次的車禍背後,本來就有進一步協調專業單位養護森林、保養鐵道的實 務需求,行政院固然責無旁貸。但是,連工研院開設教導規避勞基法的不當課程,吳敦義都會說「就好像有人會得香港腳、發燒一樣」,外界質疑其失言,他卻以為 這是遭到媒體的斷章取義。我要告訴吳敦義:誰也沒有斷章取義,人們只是看到了你的輕率和荒怠。
而行政院的官僚們得香港腳和發燒的還不少,偏偏吳敦義只能辯稱:這些病都是合法的。

作者為作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eogshf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